八一建军节临近,矿区的风里也弥漫着特殊的敬意。那些从军营走进矿井的身影,把橄榄绿的底色融进中煤蓝的工装,用“退伍不褪色”的坚守,在煤海深处续写着忠诚,他们是值得我们仰望的群像。
晨光中的井口检身处,他们接过矿灯的动作带着军人的仪式感。指尖划过灯头的弧度,像在擦拭钢枪的纹路,灯绳的松紧、灯珠的亮度都要一一过手。“矿灯是井下的眼睛,规矩就是防线。”这句对新职工的叮嘱里,藏着他们从边关哨所带来的严谨。曾清点过弹药的手,如今把“上岗必合规”的铁律织成安全网,带动每个下井的人都懂得:守规矩是第一课。这抹蓝色身影里,跃动着从未褪色的军魂。
巷道深处,远远传来他们的脚步声,踩着恒定的节奏,像在丈量一首无声的军歌。他们熟悉巷道每道拐点如同当年熟悉战壕,“该加固的绝不能等”的提醒里,是军人式的预判力和执行力。曾攥紧爆破筒引线的手,如今握着掘进机操作盘,每一次推进都卡着规程参数。年轻职工看在眼里,渐渐把“规范操作”当成本能——这正是他们用行动传承的军旅作风。
监控室的冷光映着他们锐利的目光,盯着作业现场的专注,同当年盯雷达屏幕时一般。“数据会说话,守规矩才能平安”的教诲,带着战场研判的敏锐。鼠标点击的利落里,能看出敲击电键密码的惯性。当“数据异常必核查”成了岗位共识,我们看见:军营里的果断,在这儿化作守护安全的铠甲。
检修车间的灯光下,他们拆解机器的精准堪比步枪分解。扳手转动的角度、螺丝拧紧的扭矩,都透着军人的讲究。“机器和枪一样,你对它讲规矩,它就对你忠诚”,给学徒工的演示里,藏着武器保养时的较真,藏着永不褪色的军人本色。
我曾见过一位老班长在班前会上给职工们宣贯安全手册:“军营里条令是红线,矿井里规程是生命线。”指着“严禁违章”的黑体字,语气同教“三大纪律”时一般郑重。有人问过他,从军营到矿井心理是否有落差,老兵拍拍身边的工装笑答:“颜色变了,兵心没变。当年守界碑,如今守兄弟,都是保平安。”
这就是真正的“退伍不褪色”——那份劲曾在军营里狠狠淬炼,如今在检身岗的一丝不苟里、巷道深处的沉稳脚步里、监控室的紧盯屏幕里、车间机床的精准操作里,一样透着当年的锋芒。在他们带动下,职工们大声喊出安全誓词,检修工反复核对参数,掘进队自觉检查支护……。这不是一个人的坚守,而是军旅精神的燎原之势。
八一红旗将升,中煤蓝与橄榄绿在风里相融。他们用“退伍不褪色”的赤诚,让“令行禁止”成为默契,“冲锋在前”成为本能。致敬他们:敬那身蓝色工装里跳动的军魂,敬那份换了战场仍热辣滚烫的忠诚,更敬他们用一生证明——当过兵的人,走到哪儿都是好样的!(王家岭矿 郝维燕)